华体会电竞,华体会电子,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靠谱吗,华体会APP,华体会官方网站,华体会网址,华体会官方平台,华体会app下载,华体会体育靠谱吗,华体会2025最新,华体会世界杯,华体会欧洲杯在七十年代,全国掀起学大寨热潮,中坪村开始治理乱石滩。每年要出动上千劳动力,时任队长的黄立杰带领几十个青壮年民兵组成了一支突击队,他们先把乱石滩上的石头一块一块地背上来,筑起一道新的河岸和一块块田坯子,再用箢箕、背篓和鸡公车把山土搬运到田坯子里来。不知道挑断了多少根扁担,挑坏了多少个箢箕,他们硬是坚持干了十多年,像蚂蚁啃骨头一样,终于在乱石滩上填起了两千多亩小平原。过去靠山坡地种点玉米和土豆吃不饱饭的中坪人,终于种上水稻吃上了梦寐以求的白米饭。
苏溪河是流经中坪的另一条河流,一年四季不断流,加之地势高,落差大,具有建水电站的独特优势。黄立杰又使出了当年改造乱石滩的那股子劲头,带领村民建水电站。他们在峡谷中扎帐篷,埋锅造饭。清理地基时,满淤泥里都是冰渣,天寒地冻,没有人敢下去作业,黄立杰第一个脱掉鞋子,跳入冰渣污泥中一锹一锹的铲起来,大伙见书记带了头也都纷纷下去干起来。买不起炸药,他们自制炸药炸山取石,又将石头一块一块地垒起来,整整奋战了一个冬季,终于在绝地上修建了一座数十米高的大坝。为建大坝,小伙子周昌红、铁姑娘王延荣先后被陨落的大石块砸中,周昌红为大坝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王延荣被砸断两根肋骨,抢救及时而保住了性命。大坝建成,水电站指日可待。但是,接下来的一场特大山洪一夜之间又将大坝冲得无影无踪。赶来的村民被惊得目瞪口呆,许多人嚎啕大哭。
说干就干。开矿先要打通一条通向矿山的路,为了不耽误开矿,黄立杰提出了一个两不误的方案,一边修路,一边从外边请开矿师傅来勘测矿脉打矿洞。这路还没有修通,机械设备上不了山,黄立杰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机械设备一块一块拆卸下来,编上号,像当年背石块一样搬运到山上后重新组装。他当时正感冒发烧,大伙儿都劝他在一边歇着,他摇摇脑袋说没事,出一身透汗就好了。大伙儿看看这汉子,只见他把头一埋,背一拱,两腿往后猛地一蹬,一块铁板就上了背,在爬山时,那身体一直保持三十度角的姿态。这一路上他肩膀上扛着铁块,口里还喊着号子。一个“铁匠书记”的“外号”从此喊出了名。
一个村庄有了一座矿山,这村集体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谁知几年过后,又刮起了一阵风,有的地方借企业改制之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求把集体企业一次性卖掉。黄立杰若是从一己私利出发,他也可以乘机把这个集体磷矿卖掉,还可以抢占先机,变着法子作为股东来购买,那他现在至少也是个亿万富翁了。但这个“铁匠书记”还真是铁了心的为村里着想,他一个人或少数人富了,这中坪几千村民怎么办?这村里公共事业建设的钱从哪里来?为此,他一直顶着压力坚决不卖。
中坪村选定的第一个绿色产业就是葛根产业。中坪位于北纬30度,这是葛根生长最好的地带。在中坪及其周边,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葛根,刚开始,中坪人还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有一次,村里的女能人赵礼敏从电视上看到武汉市黄陂区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博士在种植葛根,并加工生产葛根粉等食品。快过年了,大雪封山,她冒着大雪步行近百公里摔得浑身是泥赶到县城,搭乘长途汽车赶到黄陂。海归博士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帮她发展葛根产业。
这个局限早已被黄立杰看到了,若要突破这个局限,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2008年,中坪村将葛根加工定为村集体经济的朝阳产业,成立了湖北中坪葛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汾清河”产品商标,村集体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新厂房、购买了全套生产设备,赵礼敏被任命为中坪葛业总经理。这是一家土作坊向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的关键性转型。这样的转型,既要依靠制度的力量,还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为此,中坪葛业与湖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所签订研究开发葛根新食品的技术合作合同,在专家指导下,赵礼敏和她的团队经过几年试种,终于将野生葛根在农田培育种植成功,这为“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打通了第一环,中坪葛业免费为村民提供葛根种苗和种植技术,现已建成葛根种植基地一万余亩,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葛根种植户年均增收两万元。随后,赵礼敏又把葛根从粗加工推向了细致入微的深加工,生产出了冷水速溶葛粉和400目超微葛根粉,这两项研发技术都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给中坪葛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鲟鱼养殖加工是中坪村又一绿色产业。中坪泉水资源丰富,是全国优质冷水区,具有养殖鲟鱼得天独厚的条件。2022年,在县委的帮助下,新任党委书记黄森林引进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公司,该公司投资3.5亿元在中坪建立鲟鱼产业园,建设养殖区280亩,修建养鱼池260个,养殖鲟鱼3000吨;建设加工区20亩,年加工被世界誉为“软黄金”的鱼子酱100吨、鱼肉1000吨,出口2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建成养殖池150个、投放鲟鱼11万余尾。
村两委以10年前建成的医疗条件超越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襄阳首家村级综合性村医院为依托,2022年再追加投资建设医养中心,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占地5000多平方米,共11层,开设10多个临床科室,配置了四维彩超(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和标准化供应室和手术室,医院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执业护士,一般的手术都可以做。而作为医养中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康复养老服务。不仅解决了那些空巢老人的生活难题,也为在外创业的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除了中坪村民,还有周边的村民来这里治病或养老。
村里利用集体经济积累解决了水、电、污水管网的难题,修建了通村到组到户的水泥公路。补贴村民盖房,家家盖起了楼房。投巨资建设中坪小学,这是一所从幼儿园至六年级的寄宿制完全小学,全校设施按照城市示范小学的标准建设配置,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同级同类学校前列,还入选襄阳市首届文明校园。最值得称道的是从2008年开始,村里就给村民买了养老保险,去年买养老保险的费用达700多万元,村民退休后跟城里一样有退休工资,目前有1000多村民领退休金,少的1000多元,多的2000多元。
从那以后,黄立杰和村委会班子商量要建立一个治村“法典”,用规章制度管住村民的行为。1994年,中坪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坪村村规民约》,至今已进行了7次修订,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业生产及农田管理、山林管理、村庄规划、文明新风等13章,每个条款都有对应的处罚措施,处罚从50元到2万元不等,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处罚毫不含糊。怎样才能确保处罚到位?村委会与每户村民签订《中坪村村民管理合同》,不接受处罚就取消村集体一切福利待遇,这福利待遇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村规民约像一把戒尺,规范约束着村民的行为。
近年来,请客送礼的“人情风”在农村愈刮愈烈,大有蔓延之势。中坪村在村规民约里明确规定,办红白喜事要到村里报备,批准了才能办。盖房子、搬家、满月、过生日、升学宴一律不准请客送礼。村民方某提出申请,说岳母只生育了妻子和内弟二人,现内弟和弟媳外出务工,将岳父母寄居在他家照顾,他们夫妻二人为表孝心,准备为岳母举办60大寿。村“两委”认为不符合条件没有同意,但是方某仍然为岳母操办了60岁生日,置办酒席70多桌。村委会作出处违约金1万元的处理决定,并要求方某书写9份检讨张贴在9个村民小组路口醒目位置,以警醒他人。从此,“人情风”在中坪不再任性。
以中坪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为例,在整治之前,中坪和许多农村一样,厕所都是用石块和砖头砌成一圈的露天茅厕,房前屋后不是牛栏就是猪圈,老乡们吃饭的时候,那些乱哄哄的绿头苍蝇从粪坑里直接飞到了锅边上、饭碗里。一到雨天,粪坑里污水漫溢出来,流得到处都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坪村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修订村庄建设规划,又到每个村民小组去听取老乡们的意见,全村9个村民小组一共提出了10个具体建设项目,但要将这10个项目一下子全面铺开,资金有限,最多只能开工5个。村里将选择权交给了村民,由各组村民推选出61名代表,进行投票表决。按得票多少选出了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公路循环线个优先开工的项目。
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占用一些农家的菜园、屋坪,还有一些打在红线之外的围墙要往后缩,那些闲置多年的老旧杂屋也要按规划拆除,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牵涉到老百姓的利益,这也是施工队最担心的,生怕与村民发生冲突或出现阻工现象。但是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村民阻工,有的村民提前就按照红线扒了自家的老旧杂屋、拆了自家的围墙,给工程让路,有的村民还主动到工地上来帮忙,村民王绵福还将自家的挖机开进了改造污水管网的施工现场,连人带机器一起干,不要一分钱。
大山深处的中坪村,虽然没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在以黄立杰、黄森林为班长的村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既充分发挥村民个体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村民和集体“双富”;以村规民约为抓手,规范村民言行,提升村民素质,使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村民精神质的飞跃;不搞“一言堂”,村里大事由村民说了算,实行“共谋、共建、共享”,使村民自治民主决策落到实处;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公正廉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彰显。这或许就是中坪村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给予我们的启示!